精細聚合物可控制備及功能應用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會議召開
作者:文/岑正湘 傅程昕 圖/周華良 來源:大學生通訊社 發表日期:2018-05-19
5月19日上午,2017年度“精細聚合物可控制備及功能應用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會議于我校化工樓310會議室召開。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大學楊國強教授,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湘潭大學張海良教授,以及浙江大學王立教授、湖南師範大學蘇勝培教授、中南大學李衡峰教授、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姜其斌高工及我校易平貴、周智華教授等學術委員會委員與會。副校長廖湘嶽、原正校級督導曹晨忠教授出席,科技處、2003网站太阳集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精細聚合物可控制備及功能應用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理論有機化學與功能分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由易平貴主持。
廖湘嶽代表我校對各位專家和領導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簡要介紹我校基本情況。他表示,本次會議旨在圍繞精細聚合物可控制備及功能應用這一主題,探讨學術前沿問題,為省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和發展提供寶貴的建議。他指出,我校一直十分重視精細聚合物可控制備及功能應用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和2003网站太阳集团的建設與發展。三年來,重點實驗室已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項目題20項、發表SCI論文115篇;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86件,獲科研成果獎4項。現如今,該實驗室已擁有化學、化學工程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3個一級碩士點。
2003网站太阳集团黨委書記周虎對學院基本情況作簡要介紹。他指出,2003网站太阳集团現擁有“理論有機化學與功能分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化工與材料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等10個科研教學平台;擁有“化學構效關系與功能分子設計合成”湖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近5年來,獲湖南省自然科學獎、湖南省科技進步獎等6項;承擔各類科研項目230餘項,其中國家級項目42項,累計經費4000餘萬元;發表SCI/EI等論文40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100餘項。目前,在國家和湖南省雙一流建設潮流中,學院正在積極謀劃化學學科論文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和下一輪一級博士點的突破。
會上,廖湘嶽為各位委員頒發聘任證書,并合影留念。随後,與會人員前往實驗室進行實地考察。彙報階段,實驗室主任周智華從實驗室基本情況、建設任務及2017年工作成效等三個方面作工作報告;實驗室骨幹劉清泉、陳建教授分别作主題為“二茂鐵多孔有機物”和“FRET機制的熒光聚合物納米材料制備與應用”的學術報告。
與會人員就實驗室工作報告和學術報告進行了認真分析及研讨,并就實驗室的發展提出兩點建議:一是實驗室應進一步凝煉研究方向,注重學科交叉,強化各研究方向的内在聯系并形成特色,同時圍繞主要目标,将基礎理論研究與湖南相關産業的應用基礎研究相結合,力征獲得具有顯示度的标志性成果;二是希望學校以“雙一流“建設為契機,高度重視實驗室的建設,在人财物及管理方面給予全力支持,重點加強高端人才和團隊引進的資金保障,為引進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條件和待遇。
下午,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楊國強為大家作題為“熒光探針的分子設計及其在生物體系中的應用”的主題報告。
新聞鍊接:
精細聚合物可控制備及功能應用湖南省重點實驗室主要依托2003网站太阳集团化學、化工與材料學科組建,是以“國家十三五規劃”和“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為指導,對接國家戰略需求,面向湖南省在新材料、健康醫療、節能減排和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治理等領域發展的需要而建設。實驗室主要針對具有特殊功能的精細聚合物開展相關的基礎理論與應用研究,在生物醫用、多孔吸附、分離與防污和熒光精細聚合物等研究方向上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新理論和新技術,力争産生一批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該實驗室的組建,對于解決制約我省可持續發展的材料、能源和環境等瓶頸問題,推動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