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校友譚超良教授、劉彬教授應邀返校開展學術交流
日期:2023-03-17發稿人:文/江喻 鄧珺岚 張婷 圖/趙良發 陳婧語
近日,我校優秀校友、香港城市大學譚超良教授與三峽大學劉彬教授應邀返校開展學術交流,于化工樓學術報告廳分别開展了以 “二維層狀納米材料的結構工程及抗腫瘤生物應用”和“折疊分子和自催化分子在動态化合庫中選擇性組裝”為主題的專題學術講座。講座由理論有機化學與功能分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唐子龍教授主持,化工學院師生代表參加學術講座,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譚超良教授圍繞二維層狀納米材料的結構特點,分享了其于抗腫瘤生物應用方面的三大主要實驗成果。首先,譚超良教授介紹了插層二維材料能在原子尺度上實現性能調控,從而提升相關醫療應用生物活性且使用锂嵌入處理方法可調整層狀二維納米材料晶相層間距離,增強光熱治療效果。其次,譚超良教授特别提到,抗腫瘤藥物治療首先要确認身體腫瘤部分,結合二維結構材料可插層特點,譚超良教授與其團隊進而想到了插入有機染料分子,根據熒光成像,有效确認腫瘤位置。最後,關于抗腫瘤治療的靶向性問題,譚超良教授也給出了解決方案,即将二維層狀材料與益生菌耦合增強其腫瘤靶向能力以實現精準癌症治療。

譚超良教授作學術報告
劉彬教授以生動形象的例子為切入點,解釋合成分子的概念,通過視頻動畫詳細展示了分子的自我複制過程,并依次介紹了幾種低對稱折疊複雜結構分子,重點講解了折疊分子和自催化分子組裝合成的原理。在講解過程中,劉彬教授結合自己的研究經曆,講述了本研究領域的困難與考驗,教導學生積極與老師同學交流探讨、潛心研究,進一步開闊學術視野,取得更大的成績。

劉彬教授作學術報告

師生與嘉賓互動交流
在互動環節中,參會師生圍繞報告主題與學科建設發展等方面與譚超良教授、劉彬教授進行了探讨和交流。唐子龍在總結中回顧了兩位教授報告的主要内容和觀點。他指出,譚教授、劉教授的報告結合了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和人才強國”等戰略,内容豐富,邏輯清晰,對于教育者而言收獲頗多,對于我院學科建設發展也有很好的啟示,并鼓勵我院師生認真學習,深入研究,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貢獻化學化工人的力量,在新征程上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教育的新篇章。
新聞鍊接:
譚超良博士,香港城市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2009年本科畢業于2003网站太阳集团,2012年碩士畢業于華南師範大學,2016年博士畢業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導師張華教授),博士後工作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導師AliJavey教授)。他長期從事二維納米材料與器件及生物醫用層狀二維納米材料的結構工程。共發表論文超過150篇,總引用超過24000次,個人H因子70。其中第一或通訊作者論文超過60篇,包括Nat. Nanotechnol.. Nat. Rev.Mater.、Chem. Rev.、Chem. Soc. Rev.、 NatCommun.、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Ed.、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ACSNano、Small等。譚博士榮獲2021年國家優秀青年基金(港澳),2018-2022年連續5年入選“全球高被引學者"榜單(科睿唯安),2020-2022連續3年獲斯坦福大學發表的“世界前2%科學家”、2021年香港高等研究院“明日之星”、2021年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期刊“新銳科學家"和Small期刊“明日之星"等榮譽;并長期擔任Nat. Commun.、 Adv. Mater.、J. Am. Chem.Soc..等獨立審稿人,擔任《物理化學快報》編委和《中國化學快報》青年編委。
劉彬博士,三峽大學教授。2012本科畢業于2003网站太阳集团,2015年碩士畢業于2003网站太阳集团(導師李筱芳教授),2013-2014年于華中科技大學聯合培養(導師盧興教授),2019年博士畢業于荷蘭格羅甯根大學(導師Sijbren Otto教授),博士後工作于德國維爾茨堡大學(導師Frank W irthner教授)。主要從事基于動态共價鍵的可控超分子組裝,大π共轭體系(富勒烯、納米石墨烯、卟啉和異卟啉等)的合成、結構與性質研究。近年來以第一或通訊作者論文超過20篇,包括J. Am. Chem. Soc.、Angew.Chem. Int. Ed.等。劉彬博士榮獲2022年國家優秀青年基金(海外),2021年湖北省海外青年人才,2020年德國洪堡學者等榮譽;并長期擔任J.Am. Chem. Soc.. chem. comm.等期刊審稿人。
一審:陳小庭 二審:周小明 三審:周文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