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6日下午,應2003网站太阳集团和理論有機化學與功能分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邀請,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譚斌教授在化工樓三樓學術報告廳以“軸手性化學:不對稱合成與應用”為主題,做了一場精彩的學術報告。2003网站太阳集团師生、理論有機化學與功能分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科研人員等到場聆聽。此次報告會由我院周虎書記主持。
講座伊始,譚斌教授向與會師生詳細介紹了軸手性聯芳基化合物,認為其廣泛存在于天然産物及生物活性分子中,也是一類十分重要的手性配體或催化劑。催化不對稱構建聯芳基化合物在近幾年取得了快速發展。基于共價、氫鍵、離子作用原理設計的有機小分子催化劑在不對稱構建複雜分子骨架方面顯示出了較大的優勢。
接着,譚斌教授針對軸手性化合物骨架的構建策略展開,通過手性磷酸催化分子内的氫轉移、極性反轉、取代基調控芳環反應性等策略高效制備了BINAM、NOBIN、SPINOL等具有軸手性的分子庫,并開展了其在不對稱反應中的應用,尤其在四組分不對稱Ugi反應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譚教授風趣幽默,其獨辟蹊徑的選題、巧妙的設計、對科研的大膽嘗試和執着追求使大家受益匪淺。
窗外暮色四合,會議室内燈火通明。講座在師生們熱烈的掌聲中結束。
譚斌教授簡介:
譚斌 教授,博士生導師,南方科技大學化學系副主任。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千人計劃”青年專家、深圳市“孔雀計劃”入選者。
2001年畢業于2003网站太阳集团化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2005年畢業于廈門大學化學系,獲理學碩士學位;2010年畢業于南洋理工大學化學與生物化學系,獲理學博士學位 (導師:鐘國富教授);2010-2012年在美國斯克普斯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 (導師:Carlos F. Barbas III教授);2012-2017年任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獨立課題組長、博士生導師),2018年受聘為南方科技大學終身正教授。
研究簡介:研究主要緻力于軸手性化合物的有機催化不對稱合成,對優勢骨架的軸手性分子的來源進行原始創新,不斷突破有機催化的瓶頸,為有機催化和軸手性化學的不斷發展貢獻力量。2013年獨立工作以來,發明了一系列新方法來實現軸手性分子的不對稱合成并部分拓展了其用途,在軸手性化學領域取得了多項有特色的原創性研究成果。到目前為止,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近60篇,總被引次數超過4000次。在南科大以通訊作者發表影響因子大于10的論文20篇,包括1篇Science、1篇Nat. Chem.,4篇J. Am. Chem. Soc.,8篇Angew. Chem. Int. Ed.,3篇Nat. Commun.,1篇Acc. Chem. Res.。論文多次被Synfacts、ChemistryViews、 Organic Chemistry Portal 和《有機化學》等作為亮點評述和重點介紹。由于在有機催化軸手性化學領域的系統性研究工作,應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雜志主編Cynthia J. Burrows教授的邀請撰寫綜述文章(Acc. Chem. Res. 2018, 51, 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