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時候經常聽到父母對我們說,孩子,你做事情一定要堅持,不要放棄,一旦決定了做某事就要認真做下去,不要半途而廢,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要記住這一點。
有些人對此深信不疑,把“堅持”當做自己的人生動力。令人遺憾的是,有些人的堅持卻沒有獲得成功。
我在咨詢室裡接到不少來訪者,都跟我讨論到這個話題,關于“堅持”,它是否真的有用?
說到這,讓我想起一個故事。
兩個月前,有個網友找我,說要向我請教有關寫作的事情。我見她态度誠懇,也很認真,給她推薦了很多公衆号的編輯和約稿郵箱,私底下給了她不少資源。
我對他說,你寫東西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每天工作再忙,也要抽一天的時間寫寫文章,哪怕隻有幾百字的短篇評論也行。
她表示認可。但是接下來他卻問了我一個讓我不太開心的問題:
“投稿兩個月後,我能達到月收入三千嗎?”
我看過她寫的東西,客觀而言底子還不錯,也有些功底,不過要達到編輯和公衆号平台的要求,還有那麼一段距離,在用詞以及選材方面還需要加強。
我耐心地回複了她,跟她說了我以往的經曆,投稿投了幾十篇才中一篇,寫評論一篇30塊錢,每個月剛開始的時候稿費隻有幾百塊錢,寫了三年,才慢慢地有了進展。
她一聽,慌了。
“那這樣的話,我寫東西不就白費力氣了嗎?”
這句話一說,我的内心已經涼了。我有一種感覺,也許堅持不了兩個月她就會放棄。寫作的事情,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練成的,像我們也是堅持了好久,經過編輯的打磨,才形成了良好的寫作習慣,每天寫東西成了必修的任務。
我還記得編輯跟我說過這麼一句話,初稿都是垃圾,交過來的東西都不值一提,能被修改,說明這篇文章還有升值的空間。假如因為被編輯推翻而放棄不寫,這是一件很不劃算的事情。
因此,當她說出“白費力氣”的瞬間,我有種不詳的預感。
果不其然,差不多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她跟我說不想再寫了。我問她,為什麼不寫啦?
她對我說,投了好幾篇稿,都沒中,後面認識了一個編輯,結果經常被退稿回來重寫,反複幾次之後失去了耐心,覺得很受打擊,不想再幹了。
出于好心,我寬慰她,勸她再堅持一下,過段時間會好的,她很不耐煩,直接甩給我一個憤怒的表情,之後就再也沒回複過我。
這件事讓我郁悶了一段時間,堅持,真的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呢。
02
堅持這個概念,在心理學上叫做“意志”,是有意識地确立目的,調節和支配行動,并通過克服困難和挫折,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受意志支配的行動叫意志行動。
意志行動是有意識的,有些行動是習慣性的,比如眨眼,跷二郎腿,這樣的行動不是意志行為,因為它是沒有目的的,常常也是無意識的。
有些行動雖然是有意識、有目的,卻是可以不費“吹灰之力”,自然而然就可以完成,沒有困難需要克服,如吃一頓飯,玩一會兒遊戲,這些行動體現不出人控制自己行動的能力,所以也不算意志行動。
隻有有目的的,通過克服困難才能實現的,才是意志行動。寫作就是這麼一種狀态,很痛苦,要找話題,又要坐在電腦旁苦思冥想,确定好思路以後才能下筆。
在意志行動中,它是有意識、有目的的,那麼意志行動的過程就包括對行動目的的确立和對行動計劃的制定,以采取保證達到目的的行動兩個階段,即準備階段和執行階段。
準備階段來源于選擇行動的方案并做出決策,确立目的是意志行動的前提。
我去寫作,主要目的是為了稿費,為了能夠達到要求,我會精益求精,去完善自己,這個狀态是“動機”,也就是你的态度。
态度決定以後,來到執行階段,這個是最重要的,在這個階段裡,既要堅定地執行既定的計劃,又要克制那些妨礙達到既定目标的動機和行動。同時,還要不斷地觀察形勢的變化,發現新的情況,遭受到挫折時,要及時地去分析,找出克服困難和挫折的辦法,及時修正不适合形勢發展要求的計劃,以保證切實實現預定的目标。
03
說完理論,大家會發現問題,堅持的難點不在于準備階段,而在執行階段,準備階段大家都好去做,去确定,但到了執行階段,個個都變成了“半途而廢”的高手,堅持不下來。這裡面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最大的問題在于以下三點:
-
1.準備階段,目标定制不合理,明知達不到目标,而心存僥幸心理。
-
2.動機沖突解決不好,行動計劃不切實際,不想付出艱苦努力,投機取巧圖省勁。
-
3.遇到挫折缺乏勇氣和信心,不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是“抱怨人生”。
這裡面有幾個關鍵詞,僥幸、投機和抱怨。
重新回到開頭講的那段故事當中,恰好全部印證了這三個方面。
水平不高,想要寫作月收入三千,行動計劃不切實際;投稿屢次失敗,被編輯退稿,開始抱怨;失去耐心,不想進取,有了不想付出艱苦努力的念頭。
為什麼好多人做事情堅持不下來,原因就在這裡。
04
那麼,該如何解決“堅持”的錯誤觀念呢?
我認為,最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是“放棄欲望”。對,把你的欲望降至最低,有了欲望,人的心理就會開始失去平衡,做事情就變成了功利之心。一旦存在這種思想,你做任何事情都沒有了一個良好的心态,出現挫折,就跟當初設想的不同。
凡事要做成功,堅持下來,需要的不是“欲望”,而是“興趣”,也就是做事沒有“利益”二字。
寫作,不是為了錢,隻是想着好玩,同時寫了之後大家看了能收獲不少東西,先有這樣的心态,就開啟了“堅持”的鑰匙。不僅寫作,工作、學習以及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先有快樂,把快樂和享受投入其中,才有了堅持的基礎。
可以肯定的是,凡是欲望過重的人,都很難堅持長期做一件事情,内心充滿厭煩,遲早有一天也會放棄。
當“欲望”的問題解決,接下來就到了“挫折”,來到了堅持的第二個坎。
挫折會打擊自信,讓你産生自卑,對自己缺乏信任,覺得做任何事情都沒辦法完成了,而焦慮的來源也來自于此,并且也會伴随着“恐懼”,你會擔心,做不好了會怎麼辦,會感覺自己很無能。
失敗是成功之母,但對于某些人來說,失敗是“失敗”之母,不停地失敗,隻會讓她更加受挫,人生沒有希望了,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是“缺乏反省能力”。
反省,就是人對自我能力修正的過程,也就是在做事情的過程中,去發現自己的不足,然後去改進。很多人遇到挫折,想要的是放棄,而不是“修複”,修複對他們來講,是一件極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他們會時刻擔心,即便修複,失敗了會怎麼辦?
這又印證了一個事實,在他們的意志品質當中,缺少一種“堅韌性”,做事隻有三分鐘熱度,沒有堅持性,虎頭蛇尾。
所以解決問題的坎,在于培養反省能力和堅韌性。
在平時的生活中,多注重這方面的訓練,問題出現以後,先反省,後總結,列出計劃,從小到大逐級處理,類似于心理咨詢中的“系統脫敏”療法。
當欲望變成興趣,反省能力和堅韌性得到訓練,接下來的也就是“心态”,到了情緒的地步。出了問題,不去抱怨,而是去積極面對,迎接挑戰。
三個步驟做到,堅持就不會漫無目的了。
最後,關于堅持的話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不容忽視,那就是“訓練”,很多人認為心理狀态是可以調整的,實則錯誤。
就像足球運動員,要想比賽踢好,平時的訓練必不可少,去健身房鍛煉肌肉、有氧訓練等,當訓練成為你人生中的習慣,你才能變得更加優秀。
而對于“堅持”來說,同樣如此。訓練做的是讓你形成習慣,讓習慣伴随着你的生活,變得自然而然,達到這一步做事情才能随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