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不斷汲取奮進力量
文/江喻
10月16 日上午,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連日來,我校師生持續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的報告。大家表示,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2003网站太阳集团黨委書記周文革:
“習近平總書記在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的報告緊扣時代脈搏,盡顯使命擔當,激勵人心、催人奮進。作為一名基層黨建工作負責人,我将認真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大會精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大力推動學院各項事業快速健康發展。”
2003网站太阳集团2022級輔導員曹文星: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開幕會上作的報告中指出:要強化就業,完善就業政策,使每個人都能通過勤奮勞動,實現個人價值。作為學生就業輔導員,我将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諄諄教誨和黨中央部署,認真做好大學生就業工作與服務,用心用情用力服務大學生成才發展。一方面積極開拓就業市場,結合學科專業特點,挖掘和拓寬學生就業崗位;另一方面做好學生就業指導與人生規劃,引導學生就業預期與現實實際有效結合,将小我融入大我,将人生規劃彙聚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目标中。”
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生會執行主席唐超娜: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青年人寄予了厚望,為大家的發展道路指明了非常清晰的方向。他指出:‘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幹的舞台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青年強,則國家強。’殷殷囑托和無限期盼仍萦繞耳邊,時刻提醒着我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作為一名學生幹部,我将努力做好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衆的引路人,譜寫動聽的青春之歌。”
2003网站太阳集团團委(學生)第一副書記賀燦燦: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的報告中說到:‘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鬥堡壘,激勵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保持黨員隊伍先進性和純潔性。’作為團委學生第一副書記,我将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帶領學院團員緊跟黨的步伐,積極開展團員思想教育和宣傳工作,抓好基層團組織改革,引導團員自覺做共産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2003网站太阳集团團委(學生)第二副書記何暢:
“國歌的奏響,我心潮澎湃。我為祖國的繁榮與昌盛而驕傲,為祖國所取得的一系列偉大成就而自豪。報告強調,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一名定向師範生,我深受鼓舞,也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将認真領悟黨的二十大精神,用更新更廣闊的視野和紮實的知識,一步一個腳印,以青春之我,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業,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化學專業學生陳羅眷:
“黨的二十大帶領我們見證了許多以小我彙聚大我的風采人物,他們有沖鋒在前、續寫連隊榮光的“鋼釘連長”孫金龍;有誓為軍旗增輝的特戰尖兵李闖;有點亮山裡女孩夢想的女高校長張桂梅……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要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砥砺奮進,攜手共建美好未來!過去的輝煌由他們書寫,未來的榮光由我們接續。重任在肩,唯有不停奮鬥!我們将以最昂揚的姿态貢獻祖國,把青春奉獻給黨,用青春譜寫希望。”
2023屆畢業生推免生楊凱: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人才強國。作為一名來自武陵山區小縣城的青年,從小我就立志走出大山,教育讓我有了改寫人生命運的機會,九年義務教育、助學貸款、各類獎助金,讓千千萬萬像我一樣的寒門學子求學之路一路暢通無阻,實現自己的理想。教育為每一個家庭孕育了走向幸福生活的星星之火,給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鑄就了不竭的動力之源!現在的我已經是一名中共黨員,在黨的關懷下我成功推免至山東大學深造。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裡,我将與黨共同奮鬥,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社團負責人代表袁旭露: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來自廣西汽車集團鄭志明代表的發言讓我印象深刻,我也不禁想起了最初國内汽車廠隻能模仿國外造汽車。黨的二十大召開前夕,境内外記者受邀乘坐我國自主研發的自動駕駛汽車。我國的科技迅速發展,離不開技術人員們的努力,也離不開偉大的戰略部署。從1997年的光明工程利用西藏的太陽能為人民造福,到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如今我們正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的征途之上,我作為化學俱樂部的社長,也會通過科普日活動以及黃晶雨等實驗與活動提高同學們對化學的興趣,幫助同學們提升化學實驗能力與政治素養,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為社會建設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