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网站太阳集团
優秀研究生、優秀畢業研究生(含博士)評定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根據我校《2003网站太阳集团研究生獎助管理辦法》(科大政發[2020]47号)文件精神,堅持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高素質人才的目标,結合我院實際,制定本細則。
第二章 評選對象與基本條件
第二條 評選對象:
1.優秀研究生評選對象為我院統一招收的全日制研究生。
2.優秀畢業研究生評選對象為我院全日制應屆畢業研究生;市級、省級優秀畢業生從校級優秀畢業生中擇優評選産生。
第三條 評選條件:
1.愛黨、愛國、愛校,在校期間嚴格遵守國家法規和學校研究生管理的各項規定,無考試作弊和學術不端行為;每學期按時報到注冊,積極參加學校、學院和學位點組織的各類學術實踐活動、教學活動和集體活動;關心集體,幫助同學,具有奉獻精神;身心健康。
2.按時完成各培養環節,學位課程考試成績平均在80分以上,其它課程和環節考核合格,無重修記錄。
3.誠實守信,無考試作弊和學術不端行為。
4.全日制研究生在讀期間取得良好學術成果,滿足下列一項以上條件:發表學術論文2篇及以上;獲得校級及以上優秀個人獎勵;受理或授權國家專利1項及以上;在應用實踐中取得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獲得省、部級以上(含省、部級)各類比賽或競賽(包括集體項目)及學術科技成果獎勵。
第三章 評審組織與指标分配
第四條 學院成立研究生獎助評審委員會,由學院院長任主任,學院副書記和分管研究生培養工作的副院長任副主任,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代表、研究生導師代表、研究生秘書、研究生輔導員和研究生代表任成員,成員不得少于9人,評審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學院研究生工作辦公室,由研究生輔導員兼任辦公室主任。
第五條 研究生獎助評審委員會負責評審程序,組織評審等。
第六條 研究生優秀畢業生評審指标由學校下達,學院研究生獎助評審委員會根據研究生的思想品德、學習成績、科研成果、公益活動等因素在全院範圍内綜合評定。
第四章 評審内容與評審辦法
第七條 優秀研究生、研究生優秀畢業生的評審采取定量考評與定性考察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第八條 優秀研究生、研究生優秀畢業生評審定量考察以第一學年的課程考試成績為基礎,綜合考察參加學術活動、科研成果和平時表現等因素,按以下公式進行積分評定:
Q=0.4Q1+0.1 Q2+0.5Q3+Q4+Q5-Q6
(1)Q1的評分标準
Q1考察研究生學習成績情況,重修課程成績按70分計算,免修課程成績按該課程最高分計算,一年級有課程不及格的學生二年級不能申請國家獎學金。所有課程考試成績都須做歸一化處理,具體方法如下(以甲同學為例):
a.查詢甲同學所學一門課程的成績為N1(重修課程成績按70分計算;免修課程成績按該課程最高分計算),以該課程年級最高成績T1為基準換算成100分,求出換算系數R1=100÷T1,甲同學換算後成績的标準分為A1= N1×R1;
b.依次計算甲同學所有課程的換算成績An,總标準分為Sn=A1+A2…+An;
c.最後将甲同學總标準分Sn除以所學課程門數n得出Q1,計算公式為Q1=S n /n。
(2)Q2的評分标準
Q2考察參加院裡組織的各種學術、政治學習活動(學術報告、學術研讨、學術會議、理論學習等)的情況,總分為100分,無故缺席一次扣10分(以每次活動的簽到記錄為準)。
(3)Q3的評分标準
Q3考察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包括發表學術論文(教研教改論文除外)、申請專利、科研獲獎等。計分方法如下:
先按以下各項标準計算所得分數N1,再以本年度參評研究生在該項所得最高分數T為基準換算成100分,求出換算系數R =100÷T,得出該研究生标準分為Q3= N1×R;其餘研究生在該項的标準分為:Q3= Nn×R。
論文評分标準
論文類别 |
期刊論文 |
會議論文 |
頂級期刊 |
權威期刊 |
SCI其它期刊 |
EI源刊 |
CSCD (A) |
CSCD(B)或一般 |
國内一般 |
國 際 |
國 内 |
分/篇 |
12 |
10 |
8 |
5 |
4 |
3 |
1 |
1 |
0.5 |
備注 |
期刊分類以學校科技處當年認定為準 |
說明:隻計算研究生排名第一或導師排名第一研究生排名第二的論文(共一作的論文僅排名第一作者加分),已在網上刊登的錄用論文憑網絡刊登複印件按相應論文分值的85%計算;CSCD論文範圍以學校科技處公布的為準,其中A類和B類論文以學院确定的刊物為準。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做報告加5分,國内學術會議上做報告3分,以會議通知的日程安排名單為準。
b.專利評分标準
隻計算研究生排名第一或導師排名第一研究生排名第二的專利;申請發明專利獲得公開的加2分/項,獲得授權專利加10分/項;申請實用新型專利獲得公開的加0.5分/項,獲得授權專利加2分/項。
(4)Q4的評分标準
Q4考察研究生參與校、院研究生分會或班級的管理工作情況以及參加社會實踐及志願服務情況。各級學生幹部在完成相應工作任務的情況下按以下标準加分:校研究生會主席、副主席、各部門部長、院研究生分會主席加3分,校研究生分會各部門副部長、院研究生分會副主席加2.5分,院研究生分會部長和各研究生黨支部書記等級别加2分,院研究生分會副部長、各黨支部副書記及各支部支委加1分,管理工作以擔任幹部的最高級别加分,不重複累計。參加社會實踐或志願服務産生良好社會反響,引起了市級以上媒體關注的經評審委員會審議酌情加1-2分。
(5)Q5的評分标準
獎項名稱 |
等級 |
排名第一 |
排名第二 |
排名第三 |
排名第四 |
“挑戰杯” “互聯網+” |
國家級一等獎 |
直推 |
12 |
8 |
6 |
國家級二等獎 |
12 |
8 |
6 |
4 |
國家級三等獎 |
8 |
6 |
4 |
2 |
省級特等獎 |
8 |
6 |
4 |
2 |
省級一等獎 |
6 |
4 |
2 |
1 |
省級二等獎 |
5 |
3 |
2 |
1 |
省級三等獎 |
4 |
2 |
1 |
0.5 |
學科相關的其它競賽 |
國家級一等獎 |
10 |
8 |
6 |
4 |
國家級二等獎 |
8 |
6 |
4 |
2 |
國家級三等獎 |
6 |
4 |
2 |
1 |
省級特等獎 |
6 |
4 |
2 |
1 |
省級一等獎 |
5 |
3 |
1 |
0.5 |
省級二等獎 |
4 |
2 |
0.5 |
/ |
省級三等獎 |
3 |
1 |
/ |
/ |
全國行業協會一等獎 |
3 |
1 |
0.5 |
/ |
全國行業協會二等獎 |
2 |
0.5 |
/ |
/ |
全國行業協會三等獎 |
1 |
/ |
/ |
/ |
Q5考察研究生的其它獲獎情況。以團隊形式參加各類競賽按照上述表格記分标準加分,非團隊形式,僅對排名第一的研究生給予加分;同一作品按獲獎的最高等次進行加分,不累計;獲省級創新論壇競賽獎僅第一完成人加分(一等獎加4分,二等獎加3分,三等獎加2分);獲獎作品原則上與所從事的專業工作相關。由于擔任學生幹部、參加社會實踐和志願服務工作等獲得校級以上獎勵者加2分,獲得校級綜合獎勵(校長獎、優秀研究生、優秀研究生幹部等)加1分。其它情況經院評審委員會審議酌情加分。國家級百佳黨員加10分、省級百佳黨員加5分、校十佳學生黨員加2分。
(6)Q6的評分标準
Q6考察研究生的日常管理表現情況,包括寝室和宿舍公共區域衛生、疫情防控相關要求及其他日常管理規定等,計分方法采取總分倒扣分的模式:衛生拒檢扣0.1分/人/次、衛生不合格扣0.1分/人/次,違反學生管理相關規定被學院通報扣0.2分/次,因個人原因造成實驗室、寝室等公共安全事故的取消當年度獎助學金的參評資格,其他日常管理不良表現經評審委員會審議可酌情扣分。
第九條 參評學生的科技成果必須以2003网站太阳集团為第一作者單位;所有參評論文必須查重并與學位論文研究工作相關。
第十條 學院根據定性考核得分情況進行綜合排名,按1:1.5的比例确定入圍考察對象,經學院評審委員會評議審核确定研究生優秀畢業生拟推薦名單。
第五章 評審程序
第十一條 有意願申請優秀研究生、優秀畢業研究生的研究生,根據本辦法規定的申請條件,在規定時間内向所在學院評審委員會提出申請,将申報材料按時交到學院研究生輔導員處。申請參評的研究生須下載填寫指定審批表,所有論文、專利、專著、獲獎證書的複印件都須經由導師确認核實簽字認可。學生成績單須由學院研究生秘書簽字認可。
第十二條 學院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長負責審核Q1的得分情況,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長負責審核Q3的得分情況,分管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副書記負責審核Q2、Q4、Q5、Q6的得分情況。審核結束後由學院研究生輔導員進行得分彙總。
第十三條 學院研究生獎助評審委員會組織進行評審推薦,初步确定獲獎學生名單後,在單位進行5天左右的公示。公示無異議後将名單提交至校評審領導小組辦公室。
第十四條 對優秀研究生、優秀畢業研究生評審結果有異議的學生,可在學院公示階段向所在學院研究生獎助評審委員會提出申訴,學院研究生獎助評審委員會将認真審議并予以及時答複。如仍有異議者可向學校評審工作領導小組提出申訴。
第六章 發放與監督
第十五條 所有師生對優秀研究生、優秀畢業研究生評審都具有監督權,在評審推薦和公示期間均可提出意見和建議。所有參評學生必須嚴肅認真對待,不得弄虛作假,所有研究生導師必須嚴格要求,認真推薦,不得徇私舞弊。
第十六條 在評審期間,有違反學校相關政策規定的、受校紀校規處分的或是發現材料弄虛作假的,一律取消優秀畢業生評審資格,已發放獎勵的取消其榮譽稱号并收回榮譽證書及獎金,學院并對相關責任人給予處分。
第七章 附 則
第十七條 本辦法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術委員會審核通過生效,由學院學術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十八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03网站太阳集团
2023年9月12日